髖關節夾擠指的是球狀的股骨頭與凹窩狀的髖臼不正常接觸,導致這兩塊骨頭互相夾擠、互相傷害,造成髖部疼痛、動作卡卡、甚至跛腳,最後還可能演變成髖關節退化,究竟髖夾擠該怎麼辦?如何運動改善髖部不適?
什麼是髖關節夾擠?
髖關節夾擠又稱髖夾擠,正式的醫學名為股骨髖臼夾擠癥(英語: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,簡稱FAI),指的是股骨頭(球)與髖臼(窩)之間異常接觸,導致兩塊骨骼互相夾擠,長期活動下來,關節間互相摩擦,導致髖關節僵硬、髖關節疼痛等,最後導致髖關節退化,使得日常活動受限。
常見癥狀如久坐髖部痛(腰部至臀部)、鼠蹊痛(該邊)、綁鞋帶、擡腳等特定角度動作,引發髖部夾擠產生不適。
久坐上班族、重訓深蹲者、大角度瑜珈、舞者、運動員(長途自行車、高踢腿運動)等為高風險族群。
『髖關節夾擠』症狀: 1. 鼠蹊部疼痛,有時候會蔓延至腰、臀、大腿後側。 2. 腹股溝疼痛。 3. 久坐時感覺髖關節疼痛。 4. 髖關節活動度下降。 5. 深蹲動作會卡住,感覺髖關節有聲音且感覺不穩定。 6. 特定角度、動作會疼痛:綁鞋帶。 7. 臀部肌肉相對無力、肌肉僵硬。
『髖關節夾擠』好發原因: 1. 髖關節結構異常:股骨頭或是髖臼先天過度增生。 2. 髖關節肌肉控制不佳:前側髂腰肌緊繃,後側臀大肌無力。 3. 高強度大重量訓練後疼痛:負重深蹲、硬舉。 4. 長時間的運動疼痛:跑步、跳舞